【国家安全宣传】这份清单 请速查收!
国家秘密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每个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追究。工作生活当中,有一些小细节,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失泄密风险,造成严重后果。今天,国家安全机关准备了一份日常保密注意事项清单,让我们一起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共同筑牢保密的钢铁城墙。
涉密文件

1.不将涉密文件、资料随意堆放在办公桌上,用后及时将其放到符合保密等级的保密柜中。
2.不将涉密文件、资料带离办公场所。
3.阅读或使用完涉密文件、资料后不私自留存。
4.不私自复印、摘抄、扫描或翻拍涉密文件、资料。
5.不通过普通邮寄的方式寄递涉密文件、资料。
6.不随意将存有涉密文件的U盘或移动硬盘交由他人使用。
7.不在互联网网盘、云盘中存储国家秘密和内部敏感信息。
涉密计算机

1.不将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或其他公共网络。
2.不随意在涉密计算机上安装从互联网下载的软件。
3.不擅自卸载涉密计算机上的安全软件。
4.不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无线设备。
5.不在涉密计算机和互联网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U盘、移动硬盘。
6.不点击陌生账号发来的电子邮件和链接。
7.不设置基于姓名、生日、身份证号等简单且指向性强的密码。
生活中的手机

1.不用手机发送国家秘密事项或涉密信息。
2.不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3.不连接没有加密防护的WIFI网络。
4.不过于详细记录联系人的工作单位、职务等信息。
5.不将手机连接涉密计算机。
6.不轻易在敏感地点附近打开手机的定位功能。
7.不将手机带入涉密场所。
生活中的朋友圈

1.不与朋友、同学、家人等谈论涉密事项。
2.不将无关人员带入涉密场所。
3.不携带密件等涉密物品参观、游览、探亲访友或出入公共场所。
4.在社会交往中洁身自好,在重要敏感单位工作的人员不要暗示自己的“特殊身份”,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诱、胁迫导致泄密。
5.不在公共社交平台上谈论涉密事项。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每个公民要做好应尽的保密义务,紧绷保密之弦,增强保密意识,提高保密能力。如发现窃取国家秘密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或可疑情况,请及时拨打12339举报受理电话,登录www.12339.gov.cn互联网举报受理平台,通过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编辑:孙瑞娟
初审:房靖钧
终审:陈庆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
中央各部委
- 中国网
- 凤凰资讯
- 新浪新闻
- 腾讯新闻
- 搜狐新闻
- 国际在线
- 中华网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中央电视台
- 人民网
- 旗帜网
- 新华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
- 国家档案局
- 国家密码管理局
- 国家公园管理局
- 国家公务员局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家外汇管理局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国家铁路局
- 中国民用航空局
- 国家邮政局
- 国家文物局
- 国家能源局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国家烟草专卖局
- 国家移民管理局
- 国家信访局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中国气象局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新华通讯社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工程院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 国家宗教事务局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 国务院参事室
-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国家体育总局
- 国家统计局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海关总署
- 国家税务总局
- 国家航天局
- 国家原子能机构
- 人民银行
- 审计署
- 退役军人事务部
- 应急管理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交通运输部
- 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商务部
- 司法部
- 财政部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部
- 民政部
- 国防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部
- 科学技术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外交部
-
各省机关党建
-
市直各局办
-
各市机关工委党建
主办:中共宁德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闽ICP备1801952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