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直年轻干部“四下基层”实践活动(第6期)结业
来源: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织部、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10-17 15:03
    10月14日,宁德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四下基层”实践活动(第6期)顺利结业,分别在屏南、周宁、柘荣、霞浦召开了结业座谈会。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相关领导在参加结业座谈会前还到实践基地进行调研。






    在座谈会上,传达了上级学习推广“四下基层”有关精神,总结了第6期“四下基层”实践活动任务完成情况,实践队员代表分别分享此次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并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此次实践活动正值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之际,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学习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扑下身子、沉下心思,与群众聊心事、话家常,把党的好政策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送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学习主题教育特色教材、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农事劳作等方式,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在服务基层中实现价值。




队员有话说

市机关社保中心一级科员、“四下基层”霞浦实践队学员李玉华: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霞浦县浿头村,得知许多群众还未开通电子社保卡,我和驻村张书记沟通后,向市局相关同事请教了开通流程,组织小组成员利用晚上时间,深入群众家中,通过核对信息、输入证件号码、刷脸认证等步骤,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帮助71名村民开通电子社保卡,并告知用途。看着村民的笑脸,听到他们带着乡音说“谢谢你们”,我感觉用自己的能量帮助他们做事非常了不起。作为人社局的一名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当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的民所谋”,真正地把心贴近人民。



霞浦环境监测站干部、“四下基层”柘荣实践队学员郑成福:

 我们来到鸳鸯头村,对村里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干净、整洁、明亮,整体感觉非常舒服。在与村委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我们每天均安排了不同程度的劳作(如割稻谷、茶园除草施肥、沿公路河道卫生整治、共享菜园建设)以及红色教育、学习研讨等。同时,在空闲的时候,我们还经常入户走访、现场调研,也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如:老年义剪、慰问困难户、提供建设老年活动中心意见建议等),在我们结业当天,一位阿姨还给我们队员送来鸡蛋和橘子,让我觉得这段时间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通过这15天的实践生活,我深刻知道了群众才是朴素可爱的人,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让我更要运用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俯下身、沉下心,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好每件实事。



周宁国有林场副场长、 “四下基层”周宁实践队陈晓锋:
 有幸参与这次“四下基层”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参与了村庄卫生清洁、帮助村民挖地瓜、采摘葡萄、清理和开垦菜地,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爱心活动,也为滞销葡萄拍摄宣传短视频。我们在实践劳动中感悟劳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我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这次也向群众宣传了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法等政策和法规知识,让群众更好的守好各种政策红线,为村庄农业发展助力。


市交通通讯信息中心科员、“四下基层”屏南实践队连滨: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我所在的甘棠乡漈下村,在文物保护及文旅发展上,还大有可为。可依托自身独特的古村落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历史文物及传统文化保护,如委托专业文物公司定期巡检、安装智能AI探头预判感知、流动巡逻队劝导检查等。深度挖掘甘国宝文化、红色文化、福文化、武术文化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在现有研学游、古村游、文创游等产业的基础上,打造一批村庄“网红”、建设一批体验馆、丰富一批体验项目等方式,多元引流、文旅赋能。积极协同熙岭龙潭、四坪等文创相对成熟村联合宣传,开展文化产业的宣传推介。利用特有的文物、文化、民俗,策划制作宣传短视频,借助短视频平台、公众号等开展宣传。持续推动漈下村乡村振兴。


市东湖塘华侨农场干部、“四下基层”屏南实践队胡惠云:
 在为期15天的“四下基层”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精心策划为老人们办实事、送温暖。大家分工采购饺子馅料、饺子皮,在孝老食堂亲自包饺子、蒸饺子,并将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送到五保户、孤寡老人、腿脚不便的老人家中,并送上中秋的祝福,村民们拿到饺子那一刻淳朴的笑脸、一句句的感谢,让我更加感受此次基层实践的重要意义。通过亲自动手、亲身实践,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孤寡老人的关爱,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深刻领悟到干部应当要“接地气”,时刻保持与群众的鱼水之情,要修炼好“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坚持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才能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

初审:房靖钧

终审:陈庆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