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日报》专版报道:宁德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四下基层”调研报告摘编
来源: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宣传部、闽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4-01-15 10:59


2024年1月3日,《闽东日报》专版报道

宁德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四下基层”调研报告摘编

全文如下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创建走深走实,根据市委部署,今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党校继续联合开展第3-7期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四下基层”实践活动,形成了5期调研文集,现予以摘编刊发。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思考》
第4期周宁实践队
周宁国有林场 詹祥斌 
市城市管理局 何燕芳


通过调研,我们深入了解周宁县李墩镇芹溪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并立足农村发展实际,提出了4点关于老年人生活的思考。

一、农村老年人养老方面,建议乡镇基层干部充分利用乡村微信群等媒介,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动员子女常回家看看;组织建立老人义工团,让老年人有机会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进一步增强荣誉感、归属感;积极探索邻里互助养老模式,以3至5户老年人为一个单元,开设邻里互相帮助、照顾微型站所,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二、老年人经济收入方面,建议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部分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性收入;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敦促各企事业单位按时按量发放工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赡养老人的经济能力;发挥当地农业致富能手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着力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

三、乡村老人身体健康方面,建议定期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活动,做到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组织开展义诊下乡活动,帮助留守老人解决就医难题;设立县级医院专门窗口,为患病老年人开通绿色通道;针对患病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动员慈善社工和志愿服务力量,上门提供卫生打扫、心理咨询等服务。

四、老年人缺少娱乐活动方面,建议鼓励子女及志愿者教授老人使用电子产品,帮助老年人走出“数字困境”;鼓励企业开展智慧养老产品开发,支持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适老化设计、研发、升级和应用推广;积极组织开展老年合唱等文化活动,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关于首章村交通出行困境的思考》
第4期周宁实践队
市道运中心 刘城杰

玛坑乡首章村是周宁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距周宁县城33公里,全程均为盘山公路,道路曲折多急弯,交通状况较差。目前,该村常住人口约120人,其中大多数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通过实地调查、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方式,我们了解到该村班车线路不便、“村村通”趟次较少且空载率高等情况。此外,出行困难衍生出许多问题,如看病难,村民小病嫌麻烦不治疗,大病上周宁城关医院就诊,单次往返城关出行成本为86元;购销难,日常购买物品需要进城或依赖流动商贩,多余农副产品无法进城销售;接送难,村内留守儿童多,平日寄宿学校,周末需要返村。首章村民渴望一条途径首章的客运班线或高响应且平价的“村村通”。

针对首章的出行困境,我们详细核算定制一条周宁至首章村客运班线的成本:以一辆9座新能源客车为例,每月经营费用为10714元,营收为4838元,企业每月将亏损5876元,交通改善计划陷入僵局。

为此,我们邀请周宁县运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宁汽运分公司负责人和村村通驾驶员等相关人员,与村书记、村民代表们座谈磋商,同时实践队成员也纷纷建言献策,共同商讨初步解决方案:首章村委出资补贴企业,周宁汽运分公司发扬国企担当,利用现有“村村通”试点,开通首章至玛坑乡(或周宁)灵活班线,每日定时定点平价运行2班次。若首章村民另有需求,可与企业及时沟通调配合适车辆。同时建立“村村通-家长”沟通机制,每次提前确认人员名单和接送时间、地点,包车拼座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关于古田县钱厝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第4期古田实践队
市市场监管局 周彩珍 
市政府办公室 陈丽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我们发现古田县大桥镇钱厝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党员队伍整体文化程度偏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不规范、党支部服务群众方式比较单一等方面短板弱项。为此,我们提出3点意见建议。

一、探索优质党员发展路径。严把关口,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在返乡青年、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培养积极分子,把那些群众基础好、办事能力强的优秀年轻人才吸收进党支部,纳入到村级后备干部力量库。加强培训,鼓励现有党员参加成人高考、专升本等学习,并开展计算机使用、信息写作相关专题培训,提升党员队伍素质能力。

二、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结合当地流动党员常见问题,明确请假、外出、学习、培训等要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建立“一对多”的党员结对机制,由一个党员定期沟通对接多个流动党员,形成常态化的联系模式,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同时,要充分利用流动党员回乡学习、培训、探亲等机会,面对面进行交流,了解党员最新的思想和生活情况。

三、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学习先进地区党群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增强党员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党员为民服务能力。丰富老年群体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开展包粽子、茶话会等适合老年人的活动,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完善老年群体服务机制,定期收集老年人代办事项,通过定期组织理发、义诊、代购等方式,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关于提升柏柱洋红色旅游景区体验的思考》
第5期福安实践队
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高昕

福安市溪柄镇柏柱洋,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我们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柏柱洋在文旅宣传推广、景区规划与资源整合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媒体平台作用,做好红色文旅宣传推广。探索建立柏柱洋文旅宣传社交媒体平台,围绕红色旅游文化开展专题宣传,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开展宣传造势,如围绕闽东苏区创建90周年,集中组织宣传纪念活动,提升当地旅游热度。打造独特的文旅品牌,如将楼下村打造成校外实践地点,吸引学校来此开展小学新生集体“开蒙礼”活动,提升柏柱洋客流量。

二、强化资源规划与整合,打造“一站式”旅游体验。争取政府资金支持,规划整合柏柱洋革命老区各红色景点,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的旅游体验。以服务周边群众日常出行和方便游客游览为导向,积极与当地交通等有关部门对接,推动客车“村村通”政策落实,积极打造环景区定点闭环公交线路,连接区域内特色景点、景区,完善一日游、周边游等旅游精品线路。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舒适旅游环境。加强餐饮、住宿、公厕、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景区内水电供应以及5G网络等提升改造,提高游客出行、食宿、游览的便利性。加强村容村貌及环境综合治理,完善主要景区导览图和电子标识牌,增加智能化自助服务设施投入,全面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四、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将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开发当地特色文创产品,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加大对红色文物和遗迹的维保力度,合理规划和开发,确保这把红色之火熊熊不息。组建景区管理团队,定期开展专业化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关于茶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第5期福鼎实践队
市委文明办 邱嘉微 
市广播电视台 徐林浩 
福安生态环境局 林彩仁



为进一步推动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乡村振兴,我们深入了解该村白茶产业、旅游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3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打造“茶文化+畲家商贸”模式。要抓住线上网络直播带货这一新兴模式,以“畲家茶”为卖点,推出畲家小罐白茶,并由畲家小妹直播讲解售卖。要培养挖掘“村播达人”,开设抖音、小红书账号,将村民采摘茶叶、制茶、捕鱼等劳作素材,实时直播或者拍摄成vlog ,提高赤溪村及有关产品的宣传水平。

二是注重现有资源整合,打造“茶文化+乡村旅游”模式。要坚持“一盘棋”思维,科学合理编制赤溪村茶旅融合发展规划。吃的方面,推出当地特色茶饮、茶食、茶膳、鱇鱼等;住的方面,将农家屋舍改造成度假民宿,并在设计上融入茶文化元素,打造“茶家乐”“茶家小院”;玩的方面,推出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园,打造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事劳作、茶艺观赏、围炉煮茶等茶文化体验相关项目;推出水上乐园体验,整合竹筏漂流、水上索道、真人CS等项目,制定全套游玩套餐,提升游客游玩体验。

三是做大做强茶产业,打造“茶文化+节庆活动”模式。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推动赤溪村茶青交易市场建设,解决茶叶交易场地问题;加强政策配套和研发投入,引进更多有实力的茶企,不断壮大茶产业规模;延伸茶俗茶事,开展节事旅游,使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大力发扬赤溪村鹅卵石彩绘文化,举办墙体彩绘或鹅卵石彩绘艺术大赛,增加当地游客量。

《关于际面村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第5期古田实践队
市自然资源局  邱豪佺

在古田县凤都镇际面村期间,我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当前水蜜桃等种植业良好发展态势,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意见建议。

一、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种植产业。根据生长周期及天气情况,合理规划安排各水果品种的种植面积,科学选种不同成熟期的水果品类,将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探索“村集体+农户+第三方承包”机制,建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种植示范基地,使种植产业从原来的“生计型”转化为“职业型”“事业型”。

二、产业创新,不断提高附加产值。实现分级销售,定制产品包装,提升产品档次,提高鲜果复购率。扶持各桃产业发展主体,引进重点企业或龙头企业,推动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开发“水蜜桃”周边文创,设计同款表情包形象,将“桃文化”植入线上聊天,提升传播度。

三、加大力度,继续扩大品牌效益。积极申报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等,提升产品影响力。借助“0593宁德号”区域公用品牌及第三方物流,进一步扩大销售半径。加强品质监管,实行质量可追溯制度,设立严格准入条件,维护好产品和品牌的美誉度。

四、研学结合,摸索推进产业融合。坚持种植业、旅游业融合发展,以际面村千亩桃园为中心,新建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江作宇革命故居、长坑村半山惨案纪念馆等红色景点为补充,打造学习、旅游精品线路;继续办好桃花节、采摘节等活动,完善特色民宿、饭店等旅游配套,建立水果文创小商店,做到“吃喝玩乐购物一条龙”。

五、多措并举,探索新型增收方式。向上探索碳汇交易,发挥森林覆盖率高的优势,激发碳汇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活力,形成“政府搭台、企业联动、社会参与”的绿色金融新模式。向下发展林下经济,探索推广“桃+畜禽”的立体化种植模式,增加桃农收入、改善种植条件,实现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运用普惠金融政策助力武曲镇塘洋村乡村振兴的思考》
第5期寿宁实践队
市财政局  李晓东

   作为市财政局金融债务科干部,在调研中,我发现寿宁县武曲镇塘洋村产业发展存在支柱产业不稳定、贴息政策知晓度不高、经济主体融资难等制约因素。为此,我提出4点意见建议。

一、用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鼓励种植户投保农业种植保险,目前,该险种覆盖自然灾害、病虫害产生的多种风险,由省财政保费补贴30%、市财政保费补贴12%、县财政保费补贴18%,余下的40%种植户自缴。

二、用足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积极对接创业担保贷款,目前各级财政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比例为:中央30%、省级30%、市县40%,全额贴息。主要服务群体是: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13类。

   三、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建议塘洋村探索运用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将茶园、果园等经平台确权抵押后,进一步对接金融机构。同时,发挥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充分利用“福保快贷”“惠农宝”等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将“金融活水”引入塘洋村。

四、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鼓励寿宁县金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三农”主体,优先为贷款信用记录和有效抵质押品不足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三农”主体提供增信支持,有效解决经济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关于白玉脐橙提质增效之路的思考》
第6期屏南实践队
市救助站 林宁圣 
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郑祎偲 
市东湖塘华侨农场 王秋星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白玉脐橙产业发展存在着产品知名度低、销售渠道单一等方面问题。针对白玉脐橙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以下5点思考和建议。

一、创建自有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引导果农树立品牌意识,推进品牌建设,并通过质量检测、等级分类、产品包装等措施,增强当地脐橙品牌竞争力。

二、优化种植技术,提升脐橙品质。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组织果农研学、成立果农互助小组等方式,提升果农管理能力、种植水平。

三、强化资源整合,推进产业发展。将白玉村及更大范围的脐橙种植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并引入有实力的企业,开展“企业-合作社-农户”多方合作。

四、丰富宣传模式,实现全民带货。通过实体店、临时展示区及学生研学活动,加强产品展示宣传,提升白玉脐橙知晓度;通过发布软文、小视频,多平台展示脐橙管理养护过程,展现脐橙绿色、优质形象。

五、拓展销售渠道,搭建“双赢”之桥。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直播带货,并结合当地文旅产业举办采摘节,建立起农户与消费者之间桥梁。开发“认领一棵树”平台或APP,采用消费者认领、农户经营养护的模式,提高农户实际收入和生产积极性。

《关于鸳鸯头村村民老年生活的思考》
第6期柘荣实践队
霞浦环境监测站 郑成福 
市生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赵子瑜 
市市场监管局 黄建芳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柘荣县东源乡鸳鸯头村常住人口81人,其中,年龄60岁以上的60余人,老年人占比约74%,且村子里没有老年人活动场地。为丰富老年人生活,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是完善文娱活动场地。将鸳鸯头村警务室腾出,改建为老年人活动中心;并在老年人活动中心未建成前,由村委牵头向村民租赁部分闲置空间,适当改造,暂时供老年人活动。此外,在村内增设适合各年龄段的健身器材设施,让村民乐享健康生活的同时,满足老人休闲锻炼需求。

二是积极组织文娱活动。依托柘荣县丰富的非遗文化,邀请剪纸、布袋戏传人等来村教学,进一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组织老年人集体观看文艺晚会、电影、电视剧,让村的老人们乐享精彩生活;与县里、镇上学校共建,邀请师生们来村里与老年人唠家常、同劳作,实现老少同乐;依托党群活动中心,举办智能手机运用等教学活动,培养老年人新的兴趣爱好。

三是着力提升村民收入。依托柘荣县唯一4A级景区“鸳鸯草场”优势,稳步推进民宿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为农村家庭拓宽收入来源,为老年人生活提供经济支持;此外,在村庄建设、村庄保洁等方面,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并发放相应的劳动报酬,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

《关于古县村花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第6期霞浦实践队
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 丁宗辉 
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徐明龙
东侨纪检监察工作协调中心 朱姝桢



松山街道古县村是霞浦县主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是福建省冬春季花菜的主产地之一。目前,古县村花菜产业存在配套设施不足、品牌创建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围绕做大做强花菜产业,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重点推进花菜育苗和仓储设施建设,并完善蔬菜分级、包装及加工等设备,着力提升花菜产业综合效益。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标准化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二是引入保险机制。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农业合作社的沟通对接,积极引导广大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减轻农户因价格波动、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损失,有效保障农户收入。

三是培育特色品牌。整合周边企业或合作社,合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增强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规范使用古县村公共品牌“温麻记忆”,统一包装、统一标识,建立品牌运营管理机制。加强花菜产品质量管控,并积极对接霞浦电商产业园,参与农产品展会和市场推广活动,提高品牌知晓度。

四是强化技术支撑。引入专家团队和科研院所等专业力量,深入花菜产区开展培训、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等研究机构“产学研”合作,推进花菜品种改良,提高花菜的抗病害能力;组织开展农业“五新”技术培训,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五是拓宽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超市、餐饮企业合作,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将花菜销往全国各地。积极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增加古县村花菜的采购份额,并定期组织农产品交流活动。探索建立“农超、农社、农企对接”、基地直供、定制配送、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多措并举拓宽销售渠道。

《关于西宅村产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第7期福鼎实践队
市自然资源局 陈烨

在福鼎市前岐镇西宅村期间,实践队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发现该村存在特色产业规模效应较差、三产联动发展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以下几点关于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结合区位条件,打造锂电新能源新区“后花园”。

优化城乡游览线路,改善公共交通服务,适当增设公交停靠站和电瓶观光班车;推进田埂道路硬化,铺设田间休闲步道,打造城镇口袋公园和西宅村农业景观点;依托规划后的城乡路线,策划有氧慢跑、马拉松长跑等活动。打造农业景观亮点,利用村庄主干道旁及细碎区域等农作物,进行田间作画;巧用水稻秸秆制作特色雕塑,发挥农作物废料独特的艺术价值;在西宅村南山片区与亩地湾片区新建一座鱼鳞坝,进一步丰富景观层次。优化村庄人居环境,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推进城乡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等,提升西宅村景观风貌整体品质。 

二、激活发展内驱力,做好村庄产业发展指引。产业运营模式方面,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模式,打造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栽培技术创新方面,加强与涉农高校联系合作,引入先进的栽培技术,优化传统的单一作物种植模式。打造特色品牌方面,培育金牌苦柑品种,并不断进行品种优化,开发打造健康茶饮品牌;结合西宅发展历史,讲好苦柑新故事,逐步形成“西宅苦柑”金字招牌。产业多元化发展方面,发挥城郊村区位优势,打造果蔬自助采摘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等;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推广当地优势农产品和健康茶饮产品;挖掘西宅村红色研学资源,主动融入福鼎市文旅规划。

《关于古田县金翼村乐龄学堂发展的思考》
第7期古田实践队
市文旅局 夏智勇 
市救助站 陈巧 
市中医院 柯泽键



为进一步推动古田县黄田镇金翼村乐龄学堂发展,古田实践队通过座谈交流、现场体验、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该村乐龄学堂存在资源不足、课程单一、师资薄弱等问题。经过深入思考、讨论,提出了3点意见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整合社会资源。利用政府、企业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宣传平台进行推广,让乐龄学堂走进大众视野,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乐龄学堂建设发展中;同时依托平台资源,积极与高校、企业、公益组织、文体医疗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推动更多资源协同共享。

    二、丰富课程设置,提升学员参与度。根据老年人实际需要,开发更多元、实用、有趣的课程,例如:养生类课程,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智能手机使用、社交媒体入门等实用类课程,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化社会。提供适合老年人的教材和学习资源,定期组织社交活动,创建兴趣学习小组,吸引村中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乐龄学堂。

加强对外交流,提高师资力量。优选一批有特长的村民,培训一批“学员讲师”;进行人才交流交换,把本村学堂特色课程“送出去”,把其他学堂优秀老师“换进来”,让学员在本村课堂就能享受到外界教学资源;持续邀请各领域的学者、企事业单位专家担任客座讲师,提升乐龄学堂课程专业性,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丰富、较为稳定的授课队伍。

《关于寿宁县武曲镇塘洋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的思考》
第7期寿宁实践队
市医疗保障稽核与信息中心 卓海燕

在寿宁县武曲镇塘洋村调研期间,实践队深入了解当地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的主要措施、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让我对改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实现医保宣传全覆盖。选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宣传医保政策,尤其是讲清楚医保缴费基数上涨的原因以及上涨后医保待遇提高的好处,给群众细算明白账、实惠帐,让广大群众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医保政策,引导群众由“要我参保”转变为“我要参保”。

二是提高经办服务能力,切实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村级医保服务站重要作用,深入村组、深入农户,为群众提供帮缴、代缴服务。针对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电话通知、微信联系等方式动员缴费参保;针对辖区内残疾人、老年人等出行不便的群体,上门入户帮助办缴,以优质服务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三是构建齐抓共管格局,确保辖区内群众应保尽保。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片包干负责制,形成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具体抓,镇村干部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发挥村干部优势作用,带动、影响身边的亲戚、朋友和村民支持缴费。密切联系各中小学校,做好学生医保基金征缴工作,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参保,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应保尽保。

编辑:孙瑞娟

初审:房靖钧

终审:陈庆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