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德调查队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党员教育管理主线,融合党性锻炼、文化学习、主责主业、志愿服务、健康风尚等多元主题,以“1+N”党日活动作为切入点和发力点,组织好、开展好支部政治生活,不断增强党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在现场教学上下功夫,提升党日活动“党性味道”。弘扬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倡导的优良作风,组织党员参观学习“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重温闽东人民“越过温饱线”“蓝图绘到底”“打赢攻坚战”等光辉岁月,从中汲取干事创业的智慧力量。围绕“忠诚在心、岗位奉献”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蕉城区桃花溪村,开展参观走访、学习研讨、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活动,深刻认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党忠诚的底蕴。
坚持在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提升党日活动“文化味道”。树立“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鲜明导向,组织党员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的重要论述,交流研讨发挥阅览室作用、营造书香统计等主题,开展好书推介和自愿捐书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发挥文物档案资政育人、传递薪火作用,组织党员参观市档案馆、市博物馆及相关主题展览,深入了解闽东的“前世今生”及政务服务工作发展历程,开展社会公德等主题宣传活动,达到增强自信、开拓视野、启迪思想的良好效果。
坚持在履职尽责上下功夫,提升党日活动“责任味道”。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统计调查工作,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下沉共建社区一线,认真做好执勤站岗、人员流调、政策宣传、秩序维护等工作,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推动“党建+业务”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在春节宣传教育时点,开展党建引领住户调查座谈会、社区记账户慰问等工作,把组织温暖送到调查对象心坎上,引导党员干部当好人民群众的热心人、知心人、贴心人。推动党员在统计服务工作中走前头、作表率,调研信息、课题分析、统计文化、方法制度等撰写、采用数量双双迈上新台阶,统计调查“轻骑兵”作用更加突出。
坚持在志愿服务上下功夫,提升党日活动“情感味道”。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活用“党建带三建”工作机制,围绕“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等重要社会实践教育节点,组织党员、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代表,前往市儿童福利院、市敬老院等,与相关工作人员座谈交流,调研社会福利等民生工作情况,走访慰问、关心关爱困难老人儿童群体,送上问候和节日祝福,捐赠牛奶、麦片、书籍、文具等爱心物资,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坚持在健康风尚上下功夫,提升党日活动“劳动味道”。倡导绿色文明健康新风尚,通过市县国家调查队党建联学联建等方式,结合“我在宁德有亩田”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周宁县七步镇,参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黄振芳家庭林场,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的“三库”生态理念,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秋收挖红薯主题农耕劳动,在学思悟践中“走进”新思想。注重办公环境卫生清洁和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组织开展科室“大扫除”活动,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等优良传统。(宁德调查队 供稿)
编辑:孙瑞娟
初审:房靖钧
终审:陈庆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中央各部委
- 中国网
- 凤凰资讯
- 新浪新闻
- 腾讯新闻
- 搜狐新闻
- 国际在线
- 中华网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中央电视台
- 人民网
- 旗帜网
- 新华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
- 国家档案局
- 国家密码管理局
- 国家公园管理局
- 国家公务员局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家外汇管理局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国家铁路局
- 中国民用航空局
- 国家邮政局
- 国家文物局
- 国家能源局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国家烟草专卖局
- 国家移民管理局
- 国家信访局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中国气象局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新华通讯社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工程院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 国家宗教事务局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 国务院参事室
-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国家体育总局
- 国家统计局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海关总署
- 国家税务总局
- 国家航天局
- 国家原子能机构
- 人民银行
- 审计署
- 退役军人事务部
- 应急管理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交通运输部
- 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商务部
- 司法部
- 财政部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部
- 民政部
- 国防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部
- 科学技术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外交部
-
各省机关党建
-
市直各局办
-
各市机关工委党建
主办:中共宁德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闽ICP备1801952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155号